非煤矿山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影响

 二维码 26
发表时间:2023-10-19 16:14
文章附图
前言

非煤矿山建设工程点多线长,不同地点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构造、岩性岩相、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植被类型及覆盖度、土壤侵蚀强度和人类工程活动强度等地质环境条件差异较大。环境保护和灾害的防治等有关问题愈加突出,甚至直接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如果对地质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目的。


如何能有效的反映非煤矿地质灾害的特征、灾害的诱发因素及如何防治非煤矿山地质灾害,是目前较为突出的一个研究问题。


01
非煤矿地质灾害危险性的主要特点

非煤矿山有两种致灾因素,地面工程引发或加剧的地面地质灾害、井下工程引发或加剧的地面地质灾害和井下灾害。这两种致灾因素相互作用,互相激发,特别是井下工程引发或加剧的地面地质灾害尤为突出。



灾害重复产生,持续时间长

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随工作面的推进不断移动、发生,不同地点的灾种、危害程度不同。剖面上当有两层以上的可采非煤层时,上层非煤层开采时发生的地质灾害在下层非煤层开采时将重复发生,可采非煤层越多,重复发生的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



灾害分布集中,危险性大

井工非煤矿引发或加剧、遭受的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开采移动角的范围内,对地面的村庄、水源、耕地等对象造成的危害程度大,危险性大。



多种灾害交织,评估工作难度大

在评估工作中,对已有地面地质灾害需要调查与评估,预测地面建设工程引发或加剧、遭受的地质灾害,更为重要的是预测井下采掘工程引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这种地面与井下引发或加剧的灾害相互交织,已有灾害与潜在灾害相互交织的局面,给评估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图片


02

非煤矿地质岩层的结构与特征分析


大多数非煤矿山都产生于大断裂带的边缘地带,因为资源是由远古时期的植物腐枝叶在地下发醇而成的。而大断裂带的边缘大多属于丘陵地貌,适合植物的生长;而且这些地方的土质很松,容易出现滑坡和泥石流,利于腐植质的发醇,容易形成肥沃的土壤。


基于以上的认识,可以发现,非煤矿大多数是沉积岩,多是断层、褶曲发育地质构造。因此,通常非煤矿地质岩层的结构与特征就是沉积岩的结构及特征。


图片


沉积岩的基本特点:首先是层理构造显著;其次是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最后有的沉积岩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4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3毫米到0.06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03
矿井地质构造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



岩层裂隙常常成为事故的隐患


顶板中出现裂隙的多少直接反映顶板整体性和坚固性。据不完全统计,在不稳定煤层顶板中,裂隙间距在0.3m以下的占70%以上,所以裂隙越发育,密度越大,即它们的间距越小,顶板的稳定性就越差,冒落的可能性就越大。事实上,很多局部冒顶事故都与裂隙息息相关。



矿层顶板岩性直接关系到开采的安全


岩性是影响矿层顶板稳定性及非煤矿开采安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直接顶板岩层的组合形式对稳定性有很大影响,它是反映顶板整体性的最重要因素。如矿层直接顶板薄层状的泥岩,老顶为细砂岩,这种的组合形式也叫“复合顶板”。由于上、下软硬岩层下沉不同步,软岩层下降快,而硬岩层下降慢,从而导致软硬岩层“离层”而发生顶板事故。


图片


倾角变化是影响开采安全的—个环节


顶板岩层倾角的变化程度也反映了顶板破坏程度。—种情况是,倾角相对变化大的区域;另一种情况是相邻控制点倾角相对变化特别乱、无规律的区域。这两种情况都反映顶板岩层发生了断裂或揉皱,这样的区域要特别提防。


在实践中发现,凡倾角变化大,在一块区域倾角相差20°以上,其围岩的裂隙就发育,该块段就是一块不稳定顶板易冒落的区域。



不稳定矿层也是影响采掘安全的因素


当矿层不稳定时,安全技术措施往往难于落实。当矿层受到构造变动时,由于岩层的岩石力学性质的差异,出现不同的形变效应,由于构造应力状态的不均衡,现场各矿常遇到的局部矿层变薄、顶板呈现小褶曲等现象,使矿层呈波浪变化,给安全开采措施落实及工人现场操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矿层不稳定还会影响到回采循环作业。在回采工作面遇到矿包、矿沟及香肠状矿体时,难以按照规程要求的方向进行推进,更无法一次性采全厚,使顶板支护不能到位,支护质量低劣,支柱初撑力不够,迎山角无法掌握,造成顶板下沉,切顶棚柱无法按开采的需要进行切顶。同时,矿体整体性差,随时会出现大量顶板垮落,构成极大的威胁。



END




蓝尊科技长期致力于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一体化领域的物联网及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服务。多年来,蓝尊科技不断创新,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综合数据远传、基于GIS的大数据建设等新技术、新手段融入业务系统,助推自然资源监测产业的发展。


公司将继续坚持“集成资源优势,实现共赢目标”的核心价值观,全力打造智慧自然资源物联网监测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


图片


文章分类: 知识科普
分享到: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副标题

2024-11-15
河流防凌工作部署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等北方河流即将或已经进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
2024-12-06
2024年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新矿产资源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新矿产资源法共八章八十条,“矿业权”成为高频字眼,全文累计出现73次,对矿业企业、矿政管理机关、矿业从业者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2024-11-13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公路里程543.68万公里。同时,据估计公路边坡有870余万座,但目前公路边坡大多依赖人工检测,缺乏主动预防和有效的智能化监测手段,灾害隐蔽性强,对公路基础设施和过往人车安全威胁大,公路边坡安全监测智能化水平亟待提升。
2024-03-22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边坡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边坡发生变形,会对高速公路的运行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
2023-11-29
崩塌,也称崩落、垮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地震、融雪、降雨、地表冲刷与浸泡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都可能造成崩塌。崩塌一旦发生,即可能使建筑物遭到毁坏,使公路和铁路被掩埋,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023-07-31
近年来,我国铁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铁路路基沉降问题也愈加突出。为了保证铁路建设质量和运行安全,对铁路沉降数据进行科学监测非常必要。
2023-03-06
智慧农业是智慧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以及3S 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相融合的产物,可以通过对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和数据分析,实现农业生产精准化管理和可视化诊断。
2023-03-17
2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新井煤业有限公司露天煤矿发生大面积滑坡坍塌,截至2月23日,6人生还,6人死亡,47人失联。
2021-06-08
1. 矿山视频监控系统      依托于各矿山的视频服务器,构建统一的视频监控系统,支持各路视频的汇总接入、系统管理与存储转发;前端视频采用有线网络连接方式,实现矿山视频的统一汇总与实时监控。2.矿产开采三维仿真系统       建立矿山开采活动三维动态仿真系统,同时建立爆破、开采人员、监控设备的三维模型,对矿山开采活动进行动态仿真,直观展示矿山的矿体、矿界、井巷、采空区、储量动用情况。3....
400-0180-005
设备销售与业务咨询
蓝尊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济南市高新区齐鲁大学科技园4号楼
010-88819882
项目合作与开发
北京蓝尊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安宁庄西三条9号